理論跟實際操作的差異?
到底書中的方法能不能用於實戰?
昨天在Clubhouse開了笑傲股市的讀書會,沒想到光我自己唱獨腳戲就講了快一個小時。當然除了內容的介紹,也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觀察與經驗上的思考,到書中的方法與目前市場環境的差異,要知道沒有100%的正確,只有在當下的條件中評估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,方法也是因時因地制宜,都可以客製化的XD
《笑傲股市》這本書中傳達的很多觀念與方法,你會發現CANSLIM法則是從基本面到技術面,從公司的財務表現,營收成長,到籌碼、量價關係、法人進出來確認趨勢是否形成,最後到型態突破,以及整體市場的趨勢變化來做決策。
一個完整的決策是把所有面向都納入,而不是單一考慮某一個因素,例如單看本益比的高低來對股價估值做判斷,這就是太狹隘,你連針對不同產業的公司都不能用本益比一概而論,怎麼可能套用到所有公司上。而單看技術面又太短視,如果做短線操作可以,純看量價關係進出場,那你就要更有紀律來做執行。
依照每個人的個性,資金規模與你可以投入的時間來決定你的投資方法,新手先看書來建立框架很重要,模仿是最好的學習,然後找到自己的路,我也都會跟大家說我的方法是看書而來,但是還是要有經驗的累積,做交易紀錄,進行檢討才能持續的進步。
最新一集Podcast-"非農引爆美股行情走勢,飆股指標如何設定?" 內容除了跟大家分享近期美股的重要消息,也把昨天幾個重要的觀念跟讀者問答整理給大家,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了解這本書,從中有所獲得並應用在你的投資決策中^^
連結放留言